1952年,全国各地开展增产节约运动,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,党中央制定了“创造典型,逐步推广”的政策。
运动开展没多久,全国各地就选出了一批典型,并上报给党中央,党中央授予了这些人“先进生产工作者”的称号。
五一劳动节这天,党中央筹备在天安门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,并指示全国总工会邀请被选为“先进生产工作者”的人参加大会,同时邀请外国工会代表团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典礼。
澳大利亚工会代表团与我党交往密切,抗战时期曾参与声援我党的罢工运动,自然被列入了受邀名单之中。
澳大利亚工会代表团收到邀请后,就派遣一个代表团到中国参加观礼,负责人是澳大利亚煤矿工会的代表,名叫比尔·加德纳。
比尔·加德纳算是我党的一位朋友,不仅参加过声援我党的罢工运动,而且曾在纪录片中见过周总理,十分钦佩周总理的为人。
那是在抗战爆发初期,澳大利亚还未卷入二战,一直与日本保持着贸易,每年都会出售大量钢铁给日本。
澳大利亚工会曾以此向政府提出过抗议,可惜没有任何效果,直到日军对澳大利亚开战,澳大利亚国内的舆论才发生转变。
战争结束后,澳大利亚媒体拍摄了许多纪录片,揭露了日军的各种罪行,其中一部纪录片就有周总理的讲话。
在记录片中,周总理只用几句话,就表达了我党对日军暴行的愤恨以及反抗的决心,比尔·加德纳看后深受感染。
正是出于对周总理的仰慕,比尔·加德纳才主动申请来中国参加这次观礼,在与翻译齐锡玉交谈期间,比尔·加德纳说:
“我敬佩周恩来,他在我心目中就是中国人反抗侵略的象征。”
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闭幕当天,比尔·加德纳受邀参加了闭幕式,当我国中央领导人逐一走上主席台时,现场瞬间爆发雷鸣般的掌声,之后就响起了“毛主席万岁”的口号。
比尔·加德纳对此十分不理解,在他的刻板印象,周总理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,为什么中国人不喊“周总理万岁”?
带着这个疑问,比尔·加德纳询问了翻译齐锡玉,齐锡玉解释说:
“中国的制度与澳大利亚不同,毛主席才是全国最高领袖,周总理不是,所以我们只喊‘毛主席万岁’,不喊……”
没等齐锡玉说完,比尔·加德纳立即打断说:
“你说的这些我明白,但是我的经历,你不知道。”
齐锡玉虽然察觉到了这句话异样,但是无法猜测比尔·加德纳的行动,结果差点引发了一场外交尴尬。
大会结束之时,周总理走下台与各国代表握手,比尔·加德纳十分激动,当场说了一句“向你致敬”。
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称赞,周总理从容地说了一句“谢谢”,得到回应的比尔·加德纳竟然用英文大声高呼“周总理万岁”。
一旁的齐锡玉见状,顿时慌了神,不知该如何回应,好在周总理心思缜密,告诉齐锡玉不要翻译,才化解了尴尬。
或许在比尔·加德纳的心目中,所谓的“万岁”,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,但是中国政治文化的“万岁”却意味着至高无上。
下一篇:没有了